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万博max官网医古文教研室举办中医古籍资源普查讲座

作者: 时间:2024-12-04

2024122日,万博max官网医古文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办教研活动,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李鸿涛研究员做《中医古籍资源普查与<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编纂体会》讲座。本次讲座由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杨东方教授主持,医古文教研室全体老师、研究生等参与了活动。



李鸿涛研究员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和图书馆古籍资源研究室主任,同时也是《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主编。在本次讲座中,他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中医古籍著录、分类规范化研究;中医古籍资源普查与联合编目的步骤和内容;《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编纂体例;《新总目》统计分析和《新总目》学术功用与应用价值。

古籍分类决定了古籍书目的工具属性和价值。讲座中,李鸿涛研究员着重介绍了《新总目》在中医古籍分类体系方面的创新,尤其是在传统分类框架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中医学科的特殊性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调整。《中医古籍分类标准》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解决了因分类方法差异导致中医古籍文献分类不统一的问题,有利于完善中医古籍分类检索体系,实现中医古籍统一检索,从而为读者查阅和利用古籍提供便利。

李鸿涛研究员认为,《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做到了两大更新,三大创新。两大更新,一是在空间上收录范围拓展深入到一些市县级图书馆、文博单位和宗教机构,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共收录381家古籍收藏单位,较2007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新增231家二是在时间上考订并厘清了中医古籍与近代中医文献,将本书目的收录下限严格截至到1912年以前。三大创新,一是在原有分类编年体例上,综合中医古籍文献学术内容和体裁特征,对原有中医古籍分类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完善,不仅增强了书目“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功用,更能体现中医古代文献发展与学术学科进步的基本规律;二是在《古籍著录规则》的指导下,编制了更加适应中医古籍编目著录的《中医古籍著录规则》,并以此作为标准,核实、考订、修正了既往的大量由于馆藏单位编目分散、缺乏统一标准、著录疏漏简化引起的阙谬,并通过版本考订,解决了大量古籍重修、递修、后印本和丛书零种本;三是索引项的细化和创新,新增了著者字号索引和刊刻抄录印行者索引,提升了书目对于书籍流传史等社会文化背景和传播规律考察揭示的功用。

《新总目》的学术功用体现在发掘稀见古籍资源、彰显学术学科布局、揭示文献发展规律、反映书籍版本传承等几个方面,同时还具有促进古籍事业发展、指导古籍发掘利用等应用价值。古籍研究不仅是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保存工作,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基础。通过精确的整理与编纂,学者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中医药文献,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奠定坚实基础。



讲座最后,李鸿涛研究员与在线的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加深了参与者对中医古籍整理工作的理解,也为中医古籍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与会各位老师、同学表示,在这场讲座中,不仅了解了《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价值及使用方法,更感受到了李鸿涛研究员与团队在整理古籍过程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希望未来能够举办更多关于古籍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以进一步促进中医古籍研究与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万博max官网/撰稿:黄天骄 /审稿:李蔓荻 刘怡桐)